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2
作者
徐新创 [1 ,2 ]
刘成武 [1 ]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江汉平原; 洪涝灾害;
D O I
10.16751/j.cnki.hbkj.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基于历史统计资料,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江汉平原明清时期洪涝灾害发展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灾害成因。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地区洪涝灾害频率加快、强度增大的趋势,并经历了少灾、多灾、大灾三个时段;同时,洪涝灾害发生还有夏秋多、春冬少以及沿江地区多,丘陵岗地少的特点;洪涝灾害发生和发展既受大气环流、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控制,同时更是人地矛盾激化推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J].
陈国金 .
中国水利, 2008, (15) :27-31
[2]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 [J].
葛全胜 ;
郭熙凤 ;
郑景云 ;
郝志新 .
科学通报, 2007, (23) :2792-2797
[3]   宋元时期江汉平原自然灾害探析:种类、分布、影响 [J].
杨果 ;
陈曦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54-60
[4]   历史时期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的变迁 [J].
梁中效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3) :40-48
[6]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患与城镇发展 [J].
王蕾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2) :71-74
[7]   清代江汉平原水灾害与经济开发探析 [J].
宋平安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0, (02) :62-66
[8]   清代江汉平原水灾害多元化特征剖析 [J].
宋平安 .
农业考古, 1989, (02) :249-254
[9]  
中国历史地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谭其骧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