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评估与机制

被引:12
作者
闫东升 [1 ]
孙伟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一体化区域扩容; 碳排放强度; 双重差分模型; 影响; 机制;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城市群战略背景下,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有何影响?本文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探讨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调节模型分析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一体化区域扩容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且考虑平行趋势、内生性、外部冲击、差异化碳排放估算方法等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显著。(2)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多重异质性,如时间上城市加入协调会时间越长、对碳排放强度下降促进作用越大,区域上加入协调会对苏皖城市影响呈显著负效应、浙江城市影响呈不显著正效应,城市类型上加入协调会对高等级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促进作用强于一般城市。(3)加入协调会带来的市场一体化深化、产业升级加快、绿色创新技术提升、协同治理深化等,是一体化区域扩容驱动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机制,且城市市场化程度提升、产业高级化推进,能够放大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通过一体化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可行性,但也表明推动一体化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实施应“因地制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8 / 137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战略耦合影响下珠三角产业升级模式及测度 [J].
刘逸 ;
张一帆 ;
黄凯旋 ;
陈蕊 .
地理研究, 2022, 41 (04) :1107-1121
[2]   区域一体化是否有利于减排——基于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实证检验 [J].
罗芳 ;
贺光胜 .
上海经济, 2022, (02) :56-68
[3]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J].
郭艺 ;
曹贤忠 ;
魏文栋 ;
曾刚 .
地理研究, 2022, 41 (01) :181-192
[4]   长三角专利转移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 [J].
付晓宁 ;
孙伟 ;
闫东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 (10) :2347-2359
[5]   中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J].
王凯 ;
唐小惠 ;
甘畅 ;
刘浩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 (08) :23-31
[6]   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及农户认知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 [J].
时鹏 ;
余劲 .
资源科学, 2021, 43 (07) :1387-1402
[7]   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评估——以山西省为例 [J].
于智涵 ;
方丹 ;
杨谨 .
资源科学, 2021, 43 (06) :1178-1192
[8]   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其CO2排放效应 [J].
姜宛贝 ;
刘卫东 .
资源科学, 2021, 43 (04) :722-732
[9]   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J].
周迪 ;
罗东权 .
资源科学, 2021, 43 (04) :693-709
[10]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趋势演变 [J].
韩梦瑶 ;
刘卫东 ;
谢漪甜 ;
姜宛贝 .
资源科学, 2021, 43 (04) :7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