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数字鸿沟的发展与弥合——基于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的视角

被引:25
作者
石映辉 [1 ]
韦怡彤 [2 ]
杨浩 [3 ,4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
[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4]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鸿沟; 素养鸿沟; 信息素养; 教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 ; 0401 ;
摘要
数字鸿沟经历了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两个阶段的变化,反映了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而素养鸿沟日益凸显。在深入分析教师"素养鸿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文章从国家、区校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弥合教师素养鸿沟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TPB和TAM模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 [J].
刘喆 .
现代教育技术 , 2017, (03) :78-84
[2]   国际“数字鸿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兼论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J].
朱莎 ;
杨浩 ;
冯琳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1) :82-93
[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 [J].
熊才平 ;
丁继红 ;
葛军 ;
胡萍 .
教育研究, 2016, 37 (11) :39-46
[4]   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2016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 [J].
许涛 ;
禹昱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04) :20-26
[5]   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J].
杨浩 ;
徐娟 ;
郑旭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1) :9-16
[6]   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框架、方法与评价 [J].
唐晓玲 .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 (15) :12-19+121
[7]   新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 [J].
王美 ;
随晓筱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4) :97-103
[8]   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差异及原因分析 [J].
李葆萍 .
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 (04) :29-33
[9]   国外信息素质培养特点综述 [J].
桑琰云 .
图书馆学研究 , 2008, (10) :9-11
[10]   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J].
张永军 .
中国电化教育, 2008, (08)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