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149
作者
邓军
杨立强
王长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江特提斯; 复合造山; 成矿动力学背景; 构造体制转换; 叠加成矿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国家973规划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实施3年来,在成矿动力学背景、增生造山成矿系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构造体制转换与复合叠加成矿作用、成矿预测理论和勘查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厘定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和陆陆碰撞等一系列重要的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其动力学背景,提出存在较大规模的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2)划分了被动边缘盆地型、活动边缘多岛弧盆型和大洋盆地型3个VMS型Cu-Pb-Zn成矿子系统,确立了玉龙和格咱-香格里拉斑岩型Cu矿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贡献及俯冲岛弧构造环境。(3)沉积岩容矿Pb-Zn-Cu-Ag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贯穿于印-亚大陆碰撞的三个演化阶段,成矿年代由南向北逐渐变新;它包括2套子系统:脉状Cu成矿系统,与变质流体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地壳和浅部沉积地层的混合;Pb-Zn(-Cu-Ag)成矿系统,与盆地流体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沉积地层。(4)金沙江-哀牢山斑岩型Cu(Au)成矿系统形成于35Ma左右,受控于印-亚大陆碰撞导致的地壳增厚。(5)造山型Au成矿系统主要发育在哀牢山金矿带,三期金成矿作用发生于~62Ma、~35Ma和28Ma左右,分别受控于印-亚碰撞早期的强烈汇聚挤压、早-晚期转换构造动力学体制。(6)区域存在3期重要构造体制转换事件:增生造山→碰撞造山、主碰撞→晚碰撞和晚碰撞→后碰撞,前两者控制区域斑岩铜矿带、沉积岩容矿多金属矿带和造山型金矿带,后者控制了沱沱河盆地中的Pb-Zn矿床。(7)最典型的叠加成矿系统为VMS型Cu-Pb-Zn与斑岩型Cu叠加成矿系统,主要发育于羊拉-红山-普朗-铜厂沟矿集区、云县-景谷、江达-维西和昌宁-孟连成矿带。(8)探索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并选择羊拉-红山-普朗-铜厂沟矿集区为重点地区,开展隐伏矿体预测工作,取得找矿进展。本专辑论文基本覆盖了上述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涉及4个主题:成矿动力学背景、增生造山成矿系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构造体制转换与复合叠加成矿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01 / 25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哀牢山造山带金矿成矿时序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J].
杨立强 ;
邓军 ;
赵凯 ;
刘江涛 .
岩石学报, 2011, 27 (09) :2519-2532
[2]   滇西北格咱火山-岩浆弧斑岩成矿作用 [J].
李文昌 ;
尹光侯 ;
余海军 ;
卢映祥 ;
刘学龙 .
岩石学报, 2011, 27 (09) :2541-2552
[3]   “三江”喜马拉雅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 [J].
宋玉财 ;
侯增谦 ;
杨天南 ;
张洪瑞 ;
杨竹森 ;
田世洪 ;
刘英超 ;
王晓虎 ;
刘燕学 ;
薛传东 ;
王光辉 ;
李政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 (03) :355-380
[4]   三江上叠裂谷盆地人支雪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定年与地质意义 [J].
王保弟 ;
王立全 ;
王冬兵 ;
张万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 (01) :25-33
[5]  
Sediment-hosted Pb-Zn Deposits in Southwest Sanjiang Tethys and Kangdian Area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0, 06
[6]   西南“三江”格咱火山-岩浆弧中红山-属都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及其意义 [J].
李文昌 ;
尹光候 ;
卢映祥 ;
王彦斌 ;
余海军 ;
曹晓民 ;
张世权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61-1671
[7]   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 [J].
邓军 ;
杨立强 ;
葛良胜 ;
袁士松 ;
王庆飞 ;
张静 ;
龚庆杰 ;
王长明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33-1645
[8]   哀牢山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复合造山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 [J].
杨立强 ;
刘江涛 ;
张闯 ;
王庆飞 ;
葛良胜 ;
王中亮 ;
张静 ;
龚庆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723-1739
[9]   哀牢山矿集区构造环境演化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 [J].
葛良胜 ;
邓军 ;
杨立强 ;
袁士松 ;
郭春影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99-1722
[10]   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珲 ;
李峰 ;
坚润堂 ;
罗思亮 ;
姚巍 .
地质学报, 2010, 84 (04) :48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