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造山带金矿成矿时序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88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赵凯
刘江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构造热事件; 成矿年代学; 造山型金矿; 矿床探针; 哀牢山造山带; 中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造山型金矿带,形成于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过程中。论文基于对哀牢山造山带金矿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定年结果,探讨了成矿年代学与构造-热事件的关系,厘定了其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已获得的最老成矿年龄集中于海西期,但过剩氩的存在导致视年龄值偏离真实成矿年龄,而最小视年龄(345.2±16Ma)与区域蛇绿岩的形成同时;含镍金黄铁矿硅质岩的含金量可能与热水沉积有关,其地球动力学环境对应于海底扩张和初始洋盆的形成。印支期是区域主碰撞造山高峰期,也是大规模岩浆活动与Cu-Ni-Pt-Pd硫化物矿床、VMS型Cu-Pb-Zn矿床及斑岩型Cu-Au矿床成矿集中期,其中老王寨金矿含金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29±38Ma。燕山期成矿年龄数据分散于180Ma、135Ma、110Ma和90Ma左右等多个时段,其中最晚时段年龄谱的最小视年龄值(91±1Ma)可能代表了一次较为重要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该期(约90~70Ma)的区域成岩成矿(斑岩及斑岩型Cu-Mo-W-Au矿床)规模较大,表明增生造山→碰撞造山构造体制转换在研究区存在重要的成岩成矿响应。喜马拉雅期可能经历了早(63.09~61.55Ma)、主(36.10~33.76Ma)和晚(30.80~26.40Ma)三期金矿成矿-热事件,分别受控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早期的强烈汇聚挤压、早-晚期转换构造动力学体制,并可能受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和软流圈脉动隆起的联合制约,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构造动力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壳幔物质强烈交换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19 / 25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滇西北格咱火山-岩浆弧斑岩成矿作用 [J].
李文昌 ;
尹光侯 ;
余海军 ;
卢映祥 ;
刘学龙 .
岩石学报, 2011, 27 (09) :2541-2552
[2]   云南镇沅老王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继武 ;
吴军 ;
李昌寿 ;
宿晓静 ;
王军平 .
黄金, 2010, 31 (06) :19-23
[3]   滇西富碱斑岩型金成矿系统特征与变化保存 [J].
邓军 ;
杨立强 ;
葛良胜 ;
袁士松 ;
王庆飞 ;
张静 ;
龚庆杰 ;
王长明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633-1645
[4]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岩浆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探讨 [J].
张静 ;
邓军 ;
李士辉 ;
燕旎 ;
杨立强 ;
马楠 ;
王庆飞 ;
龚庆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740-1750
[5]   哀牢山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复合造山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 [J].
杨立强 ;
刘江涛 ;
张闯 ;
王庆飞 ;
葛良胜 ;
王中亮 ;
张静 ;
龚庆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6) :1723-1739
[6]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J].
邓军 ;
侯增谦 ;
莫宣学 ;
杨立强 ;
王庆飞 ;
王长明 .
矿床地质, 2010, 29 (01) :37-42
[7]   大陆碰撞成矿论 [J].
侯增谦 .
地质学报, 2010, 84 (01) :30-58
[8]   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J].
翟裕生 ;
王建平 ;
彭润民 ;
刘家军 .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282-290
[9]   滇西古特提斯俯冲-碰撞过程的岩浆作用记录 [J].
范蔚茗 ;
彭头平 ;
王岳军 .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291-302
[10]  
Deep-seated structure and metallogenic dynamics of the Ailaosha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concentration area, Yunnan Province, China[J]. GE LiangSheng1,2, DENG Jun3, GUO XiaoDong2, ZOU YiLin2 & LIU YinChun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2 Gold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Armed Police Force, Langfang 065000, China;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