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碰撞成矿论

被引:150
作者
侯增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后碰撞; 构造拆离; 软流圈上涌; 三段式碰撞; 大陆成矿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经典的板块构造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的详细研究,并与中国秦岭和其它碰撞造山带综合对比,本文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简称"大陆碰撞成矿论",初步阐明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成矿动力背景、深部作用过程和形成机制。该理论认为,伴随大陆三段式碰撞过程而发育的主碰撞陆陆汇聚环境、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和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是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对应于三段式碰撞而在深部出现的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过程,是导致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异常热能驱动力。伴随三段式碰撞而分别出现的压-张交替或压扭/张扭转换的应力场演变,是驱动成矿系统形成发育的构造应力机制。大陆碰撞产生的不同尺度的高热流、不同起源的富金属流体流、不同级次的走滑-剪切-拆离-推覆构造系统和张性裂隙系统,是形成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主导因素。成矿金属在碰撞形成的壳/幔混源高fO2岩浆-热液系统、地壳深熔低fO2岩浆-热液系统、剪切变质-富CO2流体系统以及逆冲推覆构造驱动的区域卤水系统和浅位岩浆房诱发的对流循环流体系统中,伴随成矿金属的积聚与淀积是形成大型矿床的关键机制。"大陆碰撞成矿论"还强调,完整的大陆碰撞过程可以引发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一系列标示性的大型矿床:在主碰撞陆陆汇聚成矿期,大陆碰撞引发地壳加厚与深熔,产生富W-Sn壳源花岗岩,形成花岗岩型Sn-W矿床;大陆俯冲板片断离诱发软流圈上涌,产生富金属的壳/幔混源花岗闪长岩,形成岩浆-热液型或叠合型Pb-Zn-Mo-Fe矿床;大陆碰撞从变质地体排挤出富CO2流体,在剪切带形成造山型Au矿,从造山带排泄出建造流体,在前陆盆地形成MVT型Zn-Pb矿。在晚碰撞构造转换成矿期,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诱发壳幔过渡带和富集地幔减压熔融,其岩浆在浅部地壳岩浆房出溶成矿流体,分别形成斑岩型Cu(-Mo-Au)矿床和碳酸岩型REE矿床;深切岩石圈的剪切作用与下地壳变质产生含Au富CO2流体,形成造山型Au矿;逆冲推覆构造驱动地壳流体长距离迁移汇聚、走滑拉分导致流体大量排泄和充填,形成Pb-Zn-Cu-Ag矿。在后碰撞地壳伸展成矿期,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富金属、富水、高fO2埃达克质岩浆浅成侵位和流体出溶,产生斑岩型Cu矿;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层(岩浆房)驱动地热流体系统,在地热区发育热泉型Cs-Au矿,在构造拆离带形成热液脉型Pb-Zn-Sb和Sb-Au矿。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58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92 条
  • [1]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及H-O同位素证据
    杨志明
    侯增谦
    [J].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 1838 - 1859
  • [2] 西藏工布江达县沙让斑岩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唐菊兴
    陈毓川
    王登红
    王成辉
    许远平
    屈文俊
    黄卫
    黄勇
    [J]. 地质学报, 2009, 83 (05) : 698 - 704
  • [3]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J]. 侯增谦,宋玉财,李政,王召林,杨志明,杨竹森,刘英超,田世洪,何龙清,陈开旭,王富春,赵呈祥,薛万文,鲁海峰.矿床地质. 2008(02)
  • [4]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中UST石英的发现:初始岩浆流体的直接记录
    杨志明
    侯增谦
    李振清
    宋玉财
    谢玉玲
    [J]. 矿床地质, 2008, (02) : 188 - 199
  • [5] 川西冕宁-德昌REE成矿带成矿年代学研究:热液系统维系时限和构造控矿模型约束
    田世洪
    侯增谦
    杨竹森
    陈文
    杨志明
    袁忠信
    谢玉玲
    费红彩
    尹淑苹
    刘英超
    李政
    李小渝
    [J]. 矿床地质, 2008, (02) : 177 - 187
  • [6]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的矿床类型讨论
    江思宏
    聂凤军
    刘翼飞
    [J]. 矿床地质, 2008, (02) : 220 - 229
  • [7] 川西冕宁-德昌喜马拉雅期稀土元素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成矿模型[J]. 侯增谦,田世洪,谢玉玲,袁忠信,杨竹森,尹淑苹,费红彩,邹天人,李小渝,杨志明.矿床地质. 2008(02)
  • [8] 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床碳酸岩-英碱正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田世洪
    侯增谦
    杨竹森
    杨志明
    袁忠信
    王彦斌
    谢玉玲
    刘英超
    李政
    [J].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 544 - 554
  • [9] 论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的成因
    王安建
    高兰
    刘俊来
    曹殿华
    修群业
    范世家
    [J]. 地质学报, 2007, (07) : 891 - 897+1017
  • [10]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侯增谦
    潘小菲
    杨志明
    曲晓明
    [J]. 现代地质, 2007, (02) : 332 -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