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沐伦钼矿带车户沟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褚少雄 [1 ,2 ]
曾庆栋 [1 ]
刘建明 [1 ]
张伟庆 [3 ]
张作伦 [1 ,3 ]
张松 [1 ,2 ]
汪在聪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西拉沐伦钼矿带; 斑岩型钼-铜矿; 流体包裹体; 车户沟;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车户沟钼-铜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上典型的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侧。矿床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还存在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脉型矿化。根据脉体类型和矿物组合将车户沟钼-铜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分别为(1)辉钼矿-黄铁矿-石英阶段、(2)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阶段、(3)黄铁矿+石英阶段、(4)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成矿流体寄主矿物石英中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包裹体、Ⅴ型纯气相(V)包裹体和Ⅵ型纯液相(L)六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类型从早到晚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表现为阶段(1)、(2)以发育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LCO2+VCO2+LH2O)和Ⅱ型含子晶三相(V-L+S)包裹体为特征,成矿晚期阶段(3)、(4)以发育Ⅲ型富气相(V-L)包裹体、Ⅳ型富液相(L-V)水溶液包裹体为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及盐度具有规律性演化特征。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70~400℃、230~370℃、160~290℃、120~230℃,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流体盐度,阶段(1)流体盐度分两组:3.39%~14.25%NaCleqv和31.01%~>66.75%NaCleqv、阶段(2)流体盐度分两组:1.23%~12.85%NaCleqv和31.14%~64.33%NaCleqv、阶段(3)、(4)盐度分别介于1.05%~21.47%NaCleqv和2.07%~10.73%NaCleqv,盐度逐渐降低。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及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体体系成分以H2O、CO2、Cl-、SO42-、Na+为主,贫F-、Ca2+、Mg2+为特征,特征离子比值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NaCl-H2O-CO2体系岩浆流体在主成矿阶段(1)、(2)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和相分离,伴随流体沸腾、CO2逸失、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成矿晚期阶段(3)、(4),成矿体系趋于开放,流体存在大气降水混入演化为晚期中-低温、中-低盐度贫CO2的NaCl-H2O流体体系。成矿作用机制上沸腾作用是导致主成矿期辉钼矿、黄铜矿沉淀成矿的重要机制。成矿作用晚期阶段(3)、(4)流体混合作用成为成矿作用的主导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465 / 24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 [J].
刘建明 ;
张锐 ;
张庆洲 .
地学前缘, 2004, (01) :269-277
[32]   豫陕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三期流体运移成矿作用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翟明国 ;
金成伟 .
岩石学报, 2003, (02) :260-266
[33]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J].
张德会 ;
张文淮 ;
刘伟 .
岩石学报, 2003, (01) :173-180
[34]   中高盐度NaCl-H2O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及其应用 [J].
刘斌 .
地质论评, 2001, (06) :617-622
[35]   四极质谱测定流体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 [J].
朱和平 ;
王莉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586-590
[36]   内蒙东部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J].
佘宏全 ;
徐贵忠 ;
周瑞 ;
王艺芬 ;
颜丹平 ;
杨振德 ;
杨忆 .
现代地质, 2000, (04) :408-416
[37]   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的岩浆成矿流体——以格拉斯伯格Cu-Au矿为例 [J].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0, (04) :465-472
[38]   流体的沸腾和混合在热液成矿中的意义 [J].
张德会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6) :49-55
[39]   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J].
张德会 .
地球科学, 1992, (06) :677-688
[40]   NaCl—H2O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及其应用 [J].
刘斌 ;
段光贤 .
矿物学报, 1987, (04) :34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