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势下黄河口演变与整治研究思路

被引:6
作者
张世奇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新情势; 黄河口; 演变与整治; 水沙变异; 陆海相互作用;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黄河口水沙变异的新情况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新需求,提出新情势下黄河口演变与整治的研究思路。针对目前研究中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瞄准国际河口学领域中的前沿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和多种研究手段,对黄河口开展创新研究。主要研究:黄河口水沙变异特征,尾闾河道枯萎机制及其演变响应,拦门沙演变响应过程及其反馈影响;河口泥沙通量,最大浑浊带、泥沙异重流形成机理,河口海岸淤进、蚀退及其动力平衡机制;黄河口陆海相互作用的整体数模,河口演变趋势与入海流路使用年限;新情势下黄河口治理对策及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黄河口拦门沙对尾闾河道反馈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曹文洪 ;
胡春宏 ;
姜乃森 ;
胡海华 ;
傅玲燕 .
泥沙研究, 2005, (01) :1-6
[2]   影响黄河河口来水来沙量的因素分析 [J].
李希宁 ;
刘曙光 .
人民黄河, 2004, (09) :15-16
[3]   黄河三角洲海岸强侵蚀机理及治理对策 [J].
陈沈良 ;
张国安 ;
谷国传 .
水利学报, 2004, (07) :1-6+13
[4]   黄河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 [J].
李东风 ;
张红武 ;
钟德钰 ;
吕志咏 .
水利学报, 2004, (06) :1-6+13
[5]   黄河河口实体模型的规划与建设 [J].
王开荣 ;
李泽刚 ;
王金亭 ;
赵静 ;
唐梅英 ;
李士国 .
人民黄河, 2004, (03) :28-29
[6]  
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J].李国英.人民黄河.2004, 01
[7]   河口泥沙研究的进展 [J].
周济福 ;
曹文洪 ;
杨淑慧 ;
刘青泉 .
泥沙研究, 2003, (06) :75-81
[8]   黄河口水沙变异与调控I——黄河口水沙运动与演变基本规律 [J].
胡春宏 ;
曹文洪 .
泥沙研究, 2003, (05) :1-8
[9]   黄河泥沙的絮凝形态学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 [J].
金同轨 ;
高湘 ;
张建锋 ;
王华军 ;
张树德 ;
陈保平 .
泥沙研究, 2003, (05) :69-73
[10]   中国泥沙研究的几个问题 [J].
王兆印 ;
林秉南 .
泥沙研究, 2003, (04) :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