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前期环流特征

被引:10
作者
朱科
张文娟
机构
[1] 浙江省云和县气象局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持续性暴雨; 前期; 环流特征;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2.03.019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以及滑动平均的低通滤波效果分析在江淮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的环流场特征。研究认为持续性暴雨过程前期环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澳大利亚高压强度变化幅度小,马斯克林高压强度变化幅度大,两者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副热带高压明显比常年偏强,脊线平均位置偏南,西脊点平均位置偏西;南亚高压属于西部型,强度偏弱,东伸脊点偏东;南亚高压的东伸脊点与副高的西伸脊点具有明显的相向而行,相背而去的活动特征;副高脊线比南亚高压脊线偏南4~6个纬距,并且两者具有步调一致的南北移动,但是南亚高压脊线移动时间比副高脊线提前1天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福建北部持续性暴雨个例分析 [J].
李霖 ;
黄永玉 ;
江彩英 .
气象科技, 2008, (02) :197-201+261
[2]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J].
樊晓春 ;
马鹏里 ;
王位泰 .
气象科技, 2008, (01) :69-73
[3]   江淮流域的旱涝研究 [J].
钱永甫 ;
王谦谦 ;
黄丹青 .
大气科学, 2007, (06) :1279-1289
[4]   夏季南亚高压的演变及有关天气系统的响应研究 [J].
刘梅 ;
胡洛林 ;
濮梅娟 ;
杨秋明 .
气象科学, 2007, (03) :294-301
[5]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夏茹娣 ;
赵思雄 ;
孙建华 .
大气科学, 2006, (05) :988-1008
[6]   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对阻高和副高逐日变化的响应关系 [J].
陈菊英 ;
冷春香 ;
程华琼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3) :1012-1022
[7]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云南持续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周国莲 ;
鲁亚斌 ;
张腾飞 ;
普贵明 ;
徐八林 ;
高敏琪 .
气象科技, 2006, (03) :280-285
[8]   越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J].
高辉 ;
薛峰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57-68
[9]  
Influenc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ic Circulation on East-west Oscilla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J]. XUE Feng & HE Juanxiong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14)
[10]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张顺利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