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地区优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徐素琴
姚祥坦
机构
[1]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菜; 产量性状; 产量; 育种目标; 统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24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及9个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702和0.8439,且净效应均达极显著正值;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正值且较大,但净效应呈负值;结角密度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及净效应均为负值。研究结果分析,浙北优质甘蓝型油菜高产的育种方向,在选择合适结角密度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每角果实粒数和单株有效总角果数两个主要目标性状的选择上,同时兼顾千粒重。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J].
沈金雄 ;
傅廷栋 ;
杨光圣 ;
马朝芝 ;
涂金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01) :5-9
[2]   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及相关与通径分析 [J].
邓武明 ;
阳小虎 ;
文凤君 ;
陈胜荣 ;
赵昌斌 ;
不详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3, (04) :29-32
[3]   甘蓝型春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J].
景尚友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03) :16-19
[4]   甘蓝型油菜12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J].
胡虹文 .
中国油料, 1997, (03) :10-11+14
[5]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
[6]  
作物栽培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浙江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室编著, 1994
[7]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