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4WID-4WIS车辆横摆运动AFS+ARS+DYC模糊控制
被引:3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福广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久宏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贻斌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荣学文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绪云
[
1
]
尹占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山东交通学院先进车辆与机器人研究中心
尹占芳
[
3
]
机构
:
[1]
山东交通学院先进车辆与机器人研究中心
[2]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来源
: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年
/ 42卷
/ 10期
基金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
车辆;
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横摆稳定性;
集成控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U461.6 [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学科分类号
:
080204 ;
082304 ;
摘要
:
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4WID-4WIS)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对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耦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策略: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小时以理想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为主,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大时以抑制质心侧偏角过大为主。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集成"主动前/后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控制("FRD)的新型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车辆相比,FRD可明显降低车辆的制动力矩和车轮纵向滑移率,确保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具有良好的横摆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与仿真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增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辉
;
张长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张长冲
;
杨秀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杨秀建
.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09)
:2767
-2769
[2]
基于DYC和ABS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ESP仿真
[J].
刘翔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刘翔宇
;
陈无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陈无畏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4)
:1
-6
[3]
四轮转向和差动制动联合控制的车辆横摆动力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彬
;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喻凡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39
(12)
:1
-6
[4]
车辆横摆稳定性的模糊控制
[J].
李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彬
;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喻凡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6)
:900
-904
[5]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综述
[J].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喻凡
;
李道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道飞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6)
:1
-7
[6]
主动前轮转向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
[J].
余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余卓平
;
赵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赵治国
;
陈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陈慧
.
中国机械工程,
2005,
(07)
:652
-657
[7]
基于汽车ABS/ASR/ACC集成化系统的ABS参考车速确定方法的研究
[J].
齐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齐志权
;
刘昭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刘昭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时开斌
;
马岳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马岳峰
;
张景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张景波
.
汽车工程,
2003,
(06)
:617
-620
[8]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控制逻辑与算法
[J].
王德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德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孔辉
;
宗昌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宗昌富
.
汽车工程,
1999,
(05)
:290
-294
[9]
4WID/4WIS电动车辆防滑与横摆稳定性控制研究.[D].杨福广.山东大学.2010, 09
←
1
→
共 9 条
[1]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与仿真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增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辉
;
张长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张长冲
;
杨秀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杨秀建
.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09)
:2767
-2769
[2]
基于DYC和ABS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ESP仿真
[J].
刘翔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刘翔宇
;
陈无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陈无畏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4)
:1
-6
[3]
四轮转向和差动制动联合控制的车辆横摆动力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彬
;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喻凡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39
(12)
:1
-6
[4]
车辆横摆稳定性的模糊控制
[J].
李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彬
;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喻凡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6)
:900
-904
[5]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综述
[J].
喻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喻凡
;
李道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道飞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6)
:1
-7
[6]
主动前轮转向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
[J].
余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余卓平
;
赵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赵治国
;
陈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
陈慧
.
中国机械工程,
2005,
(07)
:652
-657
[7]
基于汽车ABS/ASR/ACC集成化系统的ABS参考车速确定方法的研究
[J].
齐志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齐志权
;
刘昭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刘昭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时开斌
;
马岳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马岳峰
;
张景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张景波
.
汽车工程,
2003,
(06)
:617
-620
[8]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控制逻辑与算法
[J].
王德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德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孔辉
;
宗昌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宗昌富
.
汽车工程,
1999,
(05)
:290
-294
[9]
4WID/4WIS电动车辆防滑与横摆稳定性控制研究.[D].杨福广.山东大学.2010, 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