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被引:29
作者
焦海峰 [1 ,2 ]
施慧雄 [1 ]
尤仲杰 [1 ,2 ]
黄滨 [1 ]
机构
[1]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渔山列岛;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渔山岛岩礁基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采样调查,并获得大型底栖动物85种,筛选出全年取样获得优势种30种,隶属5门7纲24科。对获得的30个优势种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宽度测定,以Pianka重叠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显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18—1.94,值较高的有条纹隔贻贝、覆瓦小蛇螺、偏顶蛤、日本笠藤壶、鳞笠藤壶和马氏毛粒蟹,均大于1.00,它们对环境适应的能力较强;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匀,在0—0.97之间,它们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交叉,潜在的种间竞争压力较大。以密度数据四次开方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结果均表明30个优势种可以分为3大类,即狭布种、泛化种和特有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优势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密切相关,生境相似程度高的物种聚类和排序距离就小,大型底栖动物主要通过在资源位上的分布、摄食类群和生活型等的差异缓解竞争。
引用
收藏
页码:3928 / 39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J].
黄琼瑶 ;
舒金平 ;
张爱良 ;
徐天森 ;
王浩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05) :647-651
[2]   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位 [J].
蒋万祥 ;
傅小城 ;
唐涛 ;
蔡庆华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15 (03) :337-341
[3]   野生大豆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J].
吴东丽 ;
张金屯 ;
王春乙 ;
薛红喜 .
草地学报, 2009, 17 (02) :166-173
[4]   应用生态位模型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生态位漂移 [J].
王运生 ;
谢丙炎 ;
万方浩 ;
肖启明 ;
戴良英 .
生态学报, 2008, (10) :4974-4981
[5]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J].
徐治国 ;
何岩 ;
闫百兴 ;
宋长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83-787
[6]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营养生态位 [J].
殷宝法 ;
淮虎银 ;
张镱锂 ;
周乐 ;
魏万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66-770
[7]   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吴东丽 ;
上官铁梁 ;
张金屯 ;
薛红喜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06) :772-776
[8]   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英文) [J].
周忠实 ;
陈泽鹏 ;
许再福 .
生态学报, 2006, (10) :3245-3249
[9]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J].
朴顺姬 ;
王振杰 ;
颜秀灵 ;
张斌才 ;
尹航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4) :593-600
[10]   灵昆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析 [J].
葛宝明 ;
鲍毅新 ;
郑祥 ;
程宏毅 .
生态学报, 2005, (11) :24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