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滇西三江地区中生代盆—山动力学耦合初论
被引:8
作者:

杨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刘燕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孙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刘兴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建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盆山动力学;
壳幔作用;
盆山耦合;
沉积响应;
特提斯;
盆地转换;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0.02.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盆地和相邻造山带在动力学机制上的耦合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开展这一研究的典型实例。晚三叠世思茅盆地从前陆盆地向裂谷盆地的转换过程,与造山带演化的主碰撞阶段和后碰撞阶段相关,是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过程及其沉积响应、地球物理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经历了"盆转山"(T1—T2)、"山控盆"(T3—E1)以及盆—山共变(E2—Q)三个阶段;思茅陆相断陷湖盆通过盆地内沉积相迁移、层序建造、基底变形,尤其是沉积旋回来响应深部动力学过程;岩石圈速度结构剖面揭示出思茅盆地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P波速度增大,莫霍面加深;结合思茅盆地两侧中生代岩浆岩活动期次和地球化学特征,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俯冲板片断离作用可能是盆山动力学耦合的深部作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四川叠合盆地盆山耦合特征分析
[J].
姚根顺
;
李大成
;
卢文忠
;
徐政语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35-444

姚根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李大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卢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徐政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2]
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中的下地壳过程:岩浆底侵、置换与拆沉作用
[J].
翟明国
;
樊祺诚
;
张宏福
;
隋建立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09-15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樊祺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宏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红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兰坪—思茅盆地原型的性质及演化
[J].
廖宗廷
;
陈跃昆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109-113

廖宗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陈跃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5]
盆山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
[J].
刘少峰
;
张国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101-111

刘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陕西西安

张国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陕西西安
[6]
滇川西部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的威尔逊旋回
[J].
孙晓猛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4, (04)
:343-350

孙晓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长春,,北京,

简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长春,,北京,
[7]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特征及构造演化
[J].
陈跃昆
;
廖宗廷
;
魏志红
;
李明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3)
:219-222+228

陈跃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 ,上海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廖宗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 ,上海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魏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 ,上海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李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 ,上海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8]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李海兵
;
杨天南
;
邱海峻
;
李天福
;
孟繁聪
;
陈世忠
;
唐哲民
;
陈方远
.
地质学报,
2003, (04)
:433-450+593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刘福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杨天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邱海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李天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孟繁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陈世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唐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陈方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
[9]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J].
廖宗廷
;
陈跃昆
;
魏志红
;
李明辉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9)
:1029-1033

廖宗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陈跃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魏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李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10]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J].
李继亮
;
肖文交
;
闫臻
.
沉积学报,
2003, (01)
:52-60

李继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肖文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闫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