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被引:68
作者
陈敏 [1 ]
耿福海 [1 ]
马雷鸣 [2 ]
周伟东 [1 ]
施红 [1 ]
马井会 [1 ]
机构
[1]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高温有效积温; 多尺度时频特征; 大气环流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基于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将高温有效积温与高温热浪发生频次结合,可更合理地表征高温热浪的炎热程度。(2)近138年来上海共发生214次高温热浪事件,其平均高温有效积温为8.3℃,7月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高温有效积温均多于8月。(3)近138年来上海地区高温热浪有三段持续偏多与偏强期:19世纪90年代初至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8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出现在1934年;而21世纪初的10年,其炎热程度正呈明显上升趋势。(4)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和印缅槽异常偏弱,如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伸展至我国东南沿海约122°E附近,而低纬地区印度半岛至孟加拉湾的低槽区基本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2597 / 26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基于随机重排去趋势波动分析的极端高温事件研究及其综合指标的建立 [J].
侯威 ;
章大全 ;
钱忠华 ;
封国林 .
高原气象, 2012, 31 (02) :329-341
[2]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J].
杨群 ;
晏理华 ;
周长志 ;
牛广山 .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1018-1026
[3]   上海高温和低温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史军 ;
崔林丽 ;
田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2) :1143-1148
[4]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158-1166
[5]   中国高温热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综述 [J].
徐金芳 ;
邓振镛 ;
陈敏 .
干旱气象, 2009, (02) :163-167
[6]   中国近百年温度曲线的对比分析 [J].
唐国利 ;
丁一汇 ;
王绍武 ;
任国玉 ;
刘洪滨 ;
张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2) :71-78
[7]   城市热岛对上海夏季高温热浪的影响 [J].
谈建国 ;
郑有飞 ;
彭丽 ;
顾松强 ;
史军 .
高原气象 , 2008, (S1) :144-149
[8]   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 [J].
侯依玲 ;
陈葆德 ;
陈伯民 ;
郑庆锋 .
高原气象, 2008, 27(S1) (S1) :131-137
[9]   基于EMD方法的我国年气温和东部年降水量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J].
刘莉红 ;
郑祖光 ;
琚建华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060-1065
[10]   华东地区耕作制度对积温变化的响应 [J].
李军 ;
高苹 ;
陈艳春 ;
陈惠 ;
杨太明 ;
黄敬峰 ;
金志凤 ;
彭代亮 .
生态学杂志, 2008, (03) :3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