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条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活化:山西宁武-静乐盆地上石炭统太原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证据
被引:42
作者:

李洪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徐义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黄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何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罗震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宁武-静乐盆地;
碎屑锆石;
LA-MC-ICPMS测年;
物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山西宁武-静乐盆地上石炭统太原组(N-8)地层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测定,72个单颗粒锆石年龄分成303~320Ma(6颗)、1631~2194Ma(37颗,峰值1850Ma)和2318~2646Ma(29颗,峰值2500Ma)三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碎屑锆石是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反映.第一组碎屑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分布于0.281725~0.282239,具有较低的εHf(t)值(-12.4-30.3)和较老的Hf模式年龄(1.43~2.16Ga),与华北北缘内蒙古隆起内的石炭纪火成岩锆石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相似,而明显区别于兴-蒙造山带,表明山西宁武-静乐盆地太原组的部分物源来自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隆起.第一组年轻碎屑锆石的Th/U都较高(大于0.67),应为岩浆锆石,其中最年轻的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304±6)Ma)与地层沉积年龄相近,暗示晚石炭世内蒙古隆起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抬升和岩浆活动,为晚石炭世华北克拉通北缘活化提供了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1] 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J]. 岩石学报, 2008, 24 (06) : 1145 - 1174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义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07, (03) : 625 - 638张拴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赵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刘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胡健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陈正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李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裴军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陈振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电子探针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周剑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电子探针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3]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J]. 岩石学报, 2007, (02) : 185 - 220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献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用玄武岩组成反演中—新生代华北岩石圈的演化[J]. 地学前缘, 2006, (02) : 93 - 104徐义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5]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J]. 科学通报, 2004, (16) : 1589 - 1604吴元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6] 大别山北麓的奥陶纪岩浆弧: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岩石学报, 2004, (03) : 393 - 402马昌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明厚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坤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7] 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内的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04, (03) : 621 - 626张拴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赵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宋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8]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地学前缘, 2003, (03) : 51 - 60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葛文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春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 [9] 山西河东煤田保德矿区太原组砂体特征及与煤聚集的关系[J]. 地质学报, 2001, (04) : 562 - 569王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陈钟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陆永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10] 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事件沉积的全序列及其主要特征[J]. 地质论评, 2001, (02) : 175 - 183+5周安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贾炳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马美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张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