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Q矢量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刘运成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四川省广元市气象局
关键词
改进后的湿Q矢量; 湿Q矢量锋生函数; 暴雨;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9.03.006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2005年7月18~19日出现在青藏高原东侧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对改进前(Q*)后(Qq)两种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和锋生函数进行了比较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Qq矢量散度辐合场在位置、强度及走向上对暴雨区的反映都较改进前的Q*矢量更为准确。低层大气强迫为产生暴雨区上升运动的主要强迫作用,在不稳定的层结下使大气加速上升而产生强对流。②包含了所有非绝热效应的湿Q矢量锋生函数对暴雨中心和雨区走向的反映更准确,锋生作用更强。当出现一定程度降水后,由于大量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锋消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