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72杨树冠特性与碳蓄积量的相关性

被引:1
作者
刘杏娥 [1 ]
江泽慧 [1 ]
王妍 [2 ]
机构
[1]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关键词
含碳率; 树冠特性; 碳蓄积; 相关性;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2.00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详细分析了安徽安庆长江外滩地18年生Ⅰ-72杨树各组分含碳率,认为单株的干、皮、枝、叶含碳率随取样部位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了树冠特性与单株碳蓄积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平均冠幅与单株碳蓄积量呈一元二次方相关;2)单株碳蓄积量与冠长呈指数相关,回归方程为:y=104.5e0.056 9x,R2=0.361 2;3)碳蓄积量与D2H呈幂相关,回归模型为y=88.522 (D2H)0.997 5,R2=0.945;4)单株叶干重、叶面积均与碳蓄积量呈一次线性相关,R2>0.7,回归模型分别为:y=7.892x+94.247;y=0.809 4x+77.69。在冠幅、胸径等因子中,利用胸径、树高、叶面积、叶干重等来估算碳蓄积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土壤水热条件对祁连山荒漠草原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J].
常宗强 ;
冯起 ;
司建华 ;
苏永红 ;
席海洋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812-819
[2]  
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分生物量研究[J]. 杨洪国.四川林勘设计. 2007(01)
[3]  
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分生物量研究[J]. 杨洪国.四川林勘设计. 2007 (01)
[4]   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J].
常宗强 ;
冯起 ;
苏永红 ;
吴雨霞 ;
司建华 ;
席海洋 .
干旱区地理, 2006, (04) :496-502
[5]   基于冠幅及植株高度的檵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J].
曾慧卿 ;
刘琪璟 ;
马泽清 ;
曾珍英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01-104
[6]   准噶尔盆地梭梭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季节变化研究——以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J].
再努拉·热和木都拉 ;
陈亚宁 ;
艾里西尔·库尔班 ;
李卫红 ;
袁素芬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75-380
[7]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J].
方精云 ;
刘国华 ;
朱彪 ;
王效科 ;
刘绍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33-543
[8]   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阳性冠幅与胸径关系的研究 [J].
时明芝 ;
李桂兰 .
林业资源管理, 2006, (02) :71-73+87
[9]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 [J].
张玉柱 ;
曹志伟 ;
闫敦梁 ;
戴玉玮 .
防护林科技, 2006, (01) :7-9
[10]   107杨树阳性冠幅与胸径关系的研究 [J].
时明芝 ;
张凡东 .
福建林业科技, 2005, (04) :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