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判定与躯体化:精神病学标准化的医学社会学反思

被引:20
作者
吕小康
汪新建
机构
[1]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关键词
象思维; 躯体化; 医学人类学; 医学社会学; 因果关系;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3.003
中图分类号
R-05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它注重体验联想、以主体意向判定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文化归因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使得中国人对自身的躯体化求诊方式和躯体形式障碍问题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的文化特征。在精神病学诊断的标准化过程中,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治疗传统,厘清医学问题的文化脉络,重新定义相关疾病的治疗边界,从而寻找到更适合的躯体化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本土化干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6+242 +24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21] 回归原创之思.[M].王树人;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22] 社会研究方法.[M].(美)艾尔·巴比(EarlBabbie)著;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 [2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24] 从历史看组织.[M].(美)许倬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25] 谈病说痛.[M].(美)凯博文(ArthurKleinman)著;陈新绿译;.广州出版社.1998,
  • [26] 周易大传今注.[M].高亨著;.齐鲁书社.1998,
  • [27] 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曾文星 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 [28]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M].蒙培元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 [29] 中国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及其相关问题
    王焕林
    袁国桢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0) : 955 - 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