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被引:15
作者
杨裕华 [1 ]
王际莘 [2 ]
机构
[1]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养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治;
D O I
10.13192/j.ljtcm.2008.10.51.yangyh.019
中图分类号
R212 [养生];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就中医养生的起源、基础、学术流派、特点和方法以及养形、养神和法于自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了概述,旨在"古为今用",将中医养生更好地应用于防治当前日趋增加的慢病发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487 / 14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道教养生:宗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完美结合 [J].
温茂兴 .
中医药学报, 2006, (01) :1-2
[22]   767例离退休干部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 [J].
孙晓春 ;
王琼 ;
黄芬 ;
鲁明洋 ;
李颖军 ;
温红玲 .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5, (02) :93-96
[23]   传统中医养生观念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J].
刘林亚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4) :5112-5113
[24]   中医养生防病之系统观 [J].
魏红 ;
张华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3) :178-180
[25]   中医心理致病因素探讨 [J].
方晋平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9) :1757-1757
[26]   中医摄生学的现实意义 [J].
胡北伦 .
疾病控制杂志, 2002, (S1) :62-63
[27]   “亚健康”成因与预防 [J].
姚友梅 ;
张宏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6) :1-3
[28]   中医养生学文献整理研究 [J].
盛康毅 .
中医文献杂志, 2002, (03) :4-5
[29]   中医养生之道的时间医学观初探 [J].
张忠民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1) :6-6
[30]   《老子》哲学思想——中医养生学的精髓 [J].
朱伟常 .
医古文知识, 2000, (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