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淑珍
高雁
范俊
白晨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松茸;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针对酶种类及其浓度 ,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及其浓度、菌龄及菌丝形态等对松茸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三角摇瓶培养 3 d后、静置培养60 h的松茸菌丝体 ,在 3 0℃ ,p H6.5的条件下 ,以 0 .6M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 ,通过 2 .5 %溶壁酶、0 .5 %崩溃酶的复合酶进行2 .5 h酶解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率与再生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茸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J].
范俊 ;
王淑珍 ;
高雁 .
食用菌, 2001, (05) :6-7
[2]   松茸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与科学依据 [J].
王淑珍 ;
白晨 ;
高雁 ;
范俊 .
食用菌, 2000, (06) :4-5
[3]   鸡鮙菌和粗柄鸡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J].
曾大兴 ;
谢和 .
食用菌学报, 1999, (02) :5-9
[4]   大型真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J].
曹文芩 ;
郭顺星 ;
徐锦堂 .
生物学通报, 1998, (10) :4-6
[5]   影响灵芝原生质体再生的几个因素 [J].
李刚 ;
李宝健 .
食用菌学报, 1998, (03) :12-17
[6]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的研究 [J].
曹文芩 ;
郭顺星 ;
徐锦堂 ;
张集慧 ;
陈晓梅 .
菌物系统, 1998, (01)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