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

被引:68
作者
刘彩娥
冯素洁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内容特点;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5.09.020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G252.7 [文献检索];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1205 ; 120501 ;
摘要
[目的/意义]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第三版),取代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为新信息环境下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及相关附件的内容,并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与学术过程进一步融合,并注重Web 2.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参与,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此外,借鉴其他信息素养指导性文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目标明朗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 [J].
程萌萌 ;
夏文菁 ;
王嘉舟 ;
郑颖 ;
张剑平 .
远程教育杂志, 2015, 33 (01) :21-29
[2]   元素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新标准前瞻 [J].
杨鹤林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 32 (03) :5-10
[3]   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 [J].
娄策群 ;
周承聪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09) :29-32
[4]   A Roadmap for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Using the New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J].
Oakleaf, Megan .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4, 40 (05) :5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