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与分析——以16节公开课为例

被引:9
作者
张军霞 [1 ]
丁朝蓬 [2 ]
机构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理科室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行为分类;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4.06.015
中图分类号
G623.6 [自然常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进行分类,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行为分类系统。在这一行为分类系统中,将教师行为分成四大类16个具体行为,将学生行为分成三大类10个具体行为。根据开发的行为系统,利用行为分析软件,对16节选自科学教育年会的公开课进行量化的行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能够给学生留出较多用于研究和讨论的时间;但是,教师需要在提问和反馈策略上多下工夫,需要给小组集体研讨汇报提供更多的机会,需要控制学生操作活动次数,提高操作活动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美) 维尔斯马; 于尔斯;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有效教学.[M].崔允漷;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M].(美) 卡琳等;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丁邦平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5]   新课程改革优质课的教学现场样态:教与学的行为分析视角 [J].
丁朝蓬 ;
刘亚萍 ;
李洁 .
课程·教材·教法, 2013, 33 (05) :52-62
[6]   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 [J].
李松林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