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5
作者
李雅娟 [1 ]
庄辉 [1 ]
李杰 [1 ]
董庆鸣 [2 ]
牛俊奇 [3 ]
马为民 [4 ]
赵伟 [5 ]
王磊 [6 ]
赵保安 [7 ]
陈雅洁 [8 ]
钟金群 [9 ]
机构
[1] 北京地坛医院
[2] 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南京市第二医院  济南传染病医院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型特异性引物PCR; INNO-LiP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目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并分析该法的可靠性。方法应用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分别对深圳、长春、北京152份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对该两种分型法不一致的血清标本再进行S区基因测序分型,以确定该两法的可靠性。结果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的总符合率为86.8%(132/152),不一致率为13.2%(20/152)。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到81份(53.3%)B型;58份(38.2%)C型;13份(8.5%)B+C型混合感染,未检出其他基因型或混合感染的基因型。INNO-LiPA检测到74份(48.7%)B型;61份(40.1%)C型;5份(3.3%)B+C型混合感染;另检出3份(2.0%)A +B型混合感染;1份(0.7%)B+E型混合感染;1份(0.7%)C型与D型,1份(0.7%)D型感染,3份(2.0%)B/C/D型及3份未能分型。20份两法分型不一致的标本中,6份无剩余血清,对其余14份进行了S区基因测序分型,结果型特异性引物PCR与S区基因测序分型法的符合率为71.4%(10/14),而INNO-LiPA与S区测序法的符合率仅为7.1%(1/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型特异性引物PCR和INNO-LiPA均可鉴定HBV基因型,但前者较为简便和可靠,且费用较低,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J].
李雅娟 ;
庄辉 ;
李杰 ;
董庆鸣 ;
陈雅洁 ;
牛俊奇 ;
马为民 ;
赵伟 ;
赵保安 ;
钟金群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0) :724-729
[2]   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J].
雷延昌 ;
郝友华 ;
田拥军 ;
孟忠吉 ;
王宝菊 ;
田德英 ;
赵西平 ;
杨东亮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02) :35-38
[3]   INNO-LiPA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评价 [J].
房继莲 ;
魏来 ;
李若冰 ;
丛旭 ;
许军 ;
Erwin Sablon ;
王宇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12) :33-35
[4]   型特异性引物PCR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J].
温志立 ;
谭德明 ;
侯周华 ;
杨永峰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1) :50-53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J].
夏国良 ;
Omana V Nainan ;
贾志远 ;
刘洪斌 ;
罗述斌 ;
李荣成 ;
曹慧霖 ;
刘崇柏 ;
HaroldS Margolis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5) :34-37
[6]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7]   宁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D基因型的测序鉴定 [J].
阎丽 ;
侯金林 ;
王战会 ;
牛贞玉 ;
郭亚兵 ;
骆抗先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0, (01) :4-7
[8]   我国8城市HBsAg阳性和阴性乙肝患者的病毒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J].
范金水 ;
庄辉 ;
李远贵 ;
朱晓洁 ;
徐德忠 ;
马为民 ;
王跃民 ;
陈雅洁 ;
娄国强 ;
马廷贤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8, (02)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