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儒
徐婵娟
邓悦
姜志德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碳效应; 碳效率;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6.08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碳效应视角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户的现实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的差异,再次明确了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促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户逐渐分化为粮食作物主导型、设施经济作物主导型、经济林木主导型、家禽家畜主导型4种类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筛选、组合,逐步形成了11种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退耕任务对不同模式的碳效应和碳密度具有明显的影响,退耕规模是影响不同模式碳排放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黄土高原退耕区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效率比较分析,最终农户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显化为种养复合循环生产模式、设施有机生态生产模式、旱区节水生产模式、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4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
汤卫东 ;
汪军 .
生态经济, 2012, (01) :73-76
[22]   退耕还林工程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 [J].
周德成 ;
赵淑清 ;
朱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1) :1866-1878
[23]   低碳经济模式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与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J].
王子军 ;
张海清 ;
吴敬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5) :542-546
[24]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J].
郑恒 ;
李跃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6) :26-29
[25]   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以三峡库区为例 [J].
张军以 ;
苏维词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1) :82-86
[26]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
姚延婷 ;
陈万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22) :48-51
[27]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J].
许广月 .
经济学家, 2010, (10) :72-78
[28]   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J].
高旺盛 ;
陈源泉 ;
董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5) :1106-1109
[29]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J].
董红敏 ;
李玉娥 ;
陶秀萍 ;
彭小培 ;
李娜 ;
朱志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269-273
[30]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宋明伟 ;
李爱宗 ;
蔡立群 ;
张仁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6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