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毛苔草沼泽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的分布特征

被引:10
作者
潘月鹏
阎百兴
张凤英
徐治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可溶性铁; 分布特征; 淡水沼泽; 三江平原;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7.01.014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6年5月至10月期间,对三江平原典型的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沼泽和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沼泽化草甸湿地表层积水中可溶性铁(Fe2+,Fe3+)含量进行了现场采样和测试分析,同步测定了水体氧化还原电位(Eh)、电导率(EC)、pH值等指标。结果表明,除8月份的几次观测外,生长季内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含量明显高于毛苔草沼泽湿地;两种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存在的主要形态为Fe3+,且Fe2+与Fe3+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受水温和降水的影响,湿地水体中可溶性铁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水体中的可溶性铁含量呈单峰型季节变化,而其在毛苔草沼泽湿地水体中呈双峰型季节变化。统计分析表明,Fe2+含量与水体的Eh值具有负相关关系,Fe3+含量与水体的Eh值的相关性较小,而且其含量并未随着还原性Fe2+的增加而减少;pH值对沼泽湿地水体中铁的形态分布无显著影响;Fe2+含量与EC值相关性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J].
袁兆华 ;
吕宪国 ;
周嘉 .
湿地科学, 2006, (02) :133-137
[2]   胡敏酸吸附解吸Fe反应特征研究 [J].
王强 ;
魏世强 .
土壤学报, 2006, (03) :414-421
[3]   森林和沼泽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J].
满秀玲 ;
范金凤 ;
谭晓京 ;
蔡体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992-996
[4]   铁和磷对原甲藻和隐藻暴发性增殖的限制与协同影响 [J].
翁焕新 ;
孙向卫 ;
陈静峰 ;
秦亚超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6) :705-711
[5]   北太平洋地区沙尘沉降与海洋生物兴衰的关系 [J].
韩永翔 ;
宋连春 ;
赵天良 ;
张强 ;
奚晓霞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157-160
[6]   太湖沉积物再悬浮观测 [J].
胡春华 ;
胡维平 ;
张发兵 ;
胡志新 ;
李香华 ;
陈永根 .
科学通报, 2005, (22) :2541-2545
[7]   公别拉河流域三类湿地水化学特征研究 [J].
满秀玲 ;
蔡体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335-1340
[8]   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温度梯度的研究 [J].
刘吉平 ;
杨青 ;
吕宪国 ;
不详 .
湿地科学 , 2005, (01) :42-47
[9]   湿地林土壤的Fe2+,Eh及pH值的变化 [J].
唐罗忠 ;
生原喜久雄 ;
户田浩人 ;
黄宝龙 .
生态学报, 2005, (01) :103-107
[10]   洪泛作用下沼泽湿地化学元素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J].
王国平 ;
刘景双 ;
汤洁 ;
翟正丽 .
沉积学报, 2003, (04) :68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