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的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26
作者
葛海燕
汪业春
郭旺珍
张天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遗传; QTL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陆地棉抗黄萎病品系常96和感病品种军棉1号为研究材料,构建了一个含有138个F2单株的作图群体。利用强致病力菌株VD8对P1、P2、F1、F2:3群体进行营养钵接种,估算各世代的相对病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得出该组合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对1998对SSR引物和230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获得148个SSR和6个SRAP多态性标记位点,进一步利用MAPMAKER作图软件,构建了一张含122个标记位点的陆陆杂种遗传连锁图。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第9染色体NAU462-JESPR114区间内,检测到1个抗黄萎病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3.8%。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效果 [J].
王芙蓉 ;
刘任重 ;
王留明 ;
张传云 ;
刘国栋 ;
刘勤红 ;
马小波 ;
张军 .
棉花学报, 2007, (06) :424-430
[2]   海岛棉抗黄萎病基因SSR标记研究 [J].
甄瑞 ;
王省芬 ;
马峙英 ;
张桂寅 ;
王雪 .
棉花学报, 2006, (05) :269-272
[3]   棉花黄萎病抗性基因SSR标记研究 [J].
杜威世 ;
杜雄明 ;
马峙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0-24
[4]   棉花SRAP遗传连锁图构建 [J].
林忠旭 ;
张献龙 ;
聂以春 ;
贺道华 ;
吴茂清 .
科学通报, 2003, (15) :1676-1679
[5]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QTL定位 [J].
高玉千 ;
聂以春 ;
张献龙 .
棉花学报, 2003, (02) :73-78
[6]   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J].
杜威世 ;
杜雄明 ;
马峙英 .
棉花学报, 2002, (05) :311-317
[7]   棉花微卫星标记的PAGE/银染快速检测 [J].
张军 ;
武耀廷 ;
郭旺珍 ;
张天真 .
棉花学报, 2000, (05) :267-269+282
[8]   海岛棉品种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初步研究 [J].
齐俊生 ;
马存 ;
赵良忠 ;
刘素恩 .
棉花学报, 2000, (04) :169-171+179
[9]   利用P1F1P2和F2或F2∶3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J].
章元明 ;
盖钧镒 ;
张孟臣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6-9
[10]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研究 [J].
吴征彬 ;
李静 ;
冯纯大 ;
张金发 .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05)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