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被引:35
作者
周炎根
仲云香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积极;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0.01.027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改善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J].
孙体楠 .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1) :93-94
[2]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J].
严丽丽 ;
周振座 ;
蓝琼丽 .
教育与职业, 2007, (24) :91-93
[3]   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 [J].
任俊 .
外国教育研究, 2006, (05) :1-5
[4]   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 [J].
任俊 ;
叶浩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06-111
[5]   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 [J].
唐荣安 .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0, (02) :60-63+80
[6]  
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D]. 王杰.广州大学. 2006
[7]  
积极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任俊著, 2006
[8]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詹万生著, 2001
[9]  
日本教育改革[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瞿葆奎 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