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燃烧及排放性能

被引:16
作者
李向荣 [1 ]
赵伟华 [1 ]
苏立旺 [2 ]
杨伟 [1 ]
乔振扬 [3 ]
刘福水 [1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2]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柴油机; 侧卷流燃烧系统; 燃烧; 排放;
D O I
10.16236/j.cnki.nrjxb.201704042
中图分类号
TK423 [构造];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可以提高燃烧室的油气混合性能、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排放.通过CFD仿真分析了侧卷流燃烧系统对促进油气混合的作用机理.通过单缸机试验和仿真研究了燃油喷射角度和喷孔锥角对侧卷流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束正对分流造型尖端时,侧卷流燃烧系统取得最佳的性能.在单缸机上进行侧卷流燃烧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工况下,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均比双卷流燃烧系统(DSCS)降低,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2%,左右;相对于燃油消耗率,侧卷流燃烧系统在排放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更为明显,与双卷流燃烧系统相比,在各工况下烟度的最大降幅为60%,左右.此外,侧卷流燃烧系统在较低的过量空气系数(1.3~1.6)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Development and review of Euro 5 passenger car emission factors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ver various driving cycles[J] . Georgios Fontaras,Vicente Franco,Panagiota Dilara,Giorgio Martini,Urbano Manfredi. &nbsp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14
[2]  
Measuring global gasoline and diesel price and income elasticities[J] . Carol A. Dahl. &nbspEnergy Policy . 2011
[3]  
直喷式柴油机双层分流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董鹏博.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2013
[4]   低温等离子体喷射策略对柴油机EGR冷却器积碳再生的影响 [J].
李伟俊 ;
李小华 ;
蔡忆昔 ;
施蕴曦 ;
郑益 ;
陈亚运 .
内燃机学报, 2015, 33 (06) :543-548
[5]   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排放特性试验 [J].
苏立旺 ;
李向荣 ;
李杰 ;
赵陆明 ;
张长岭 ;
刘福水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60-65
[6]   对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路线的战略性思考 [J].
朱剑明 ;
缪雪龙 ;
彭代勇 .
现代车用动力, 2010, (02) :1-12+31
[7]   直喷式柴油机涡流室燃烧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附视频 [J].
魏胜利 ;
杜宝国 ;
冯立岩 ;
冷先银 ;
隆武强 .
内燃机工程, 2008, (04) :19-22
[8]   双卷流燃烧系统应用研究新进展 [J].
李向荣 ;
杜巍 ;
范委修 ;
李建 ;
姚正军 .
内燃机学报, 2008, (02) :153-160
[9]   柴油机TR燃烧系统实现低温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英文) [J].
杨德胜 ;
高希彦 ;
张松涛 ;
周文彬 ;
何旭 ;
刘瑞祥 .
内燃机学报, 2005, (04) :313-321
[10]   Bump环强化柴油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张晓宇 ;
苏万华 ;
裴毅强 ;
赵昌普 ;
林铁坚 ;
赵华 .
内燃机学报, 2005,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