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116
作者
卫志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慕课; 在线教育; 网络教育; 本土化开发;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5.01.01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与传统的在线课程和视频课程相比,"慕课"具有学习过程高度互动性、学习时间片断性、课程资源优质性、课程安排系统性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受众缺乏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能力、课程完成率低等亟待解决的挑战。中国高校在"慕课"本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文化特色缺失、校际间合作不足等问题。打破陈旧的教育理念,结合传统高校课堂探索"慕课"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同第三方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合作,重视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是"慕课"本土化开发的主要探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J].
张瑞娟 .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4, 30 (02) :60-62
[2]   MOOC课程模式及其对高校的影响 [J].
陈希 ;
高淼 .
软件导刊, 2014, 13 (01) :12-15
[3]   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 [J].
贺斌 .
江苏教育研究, 2014, (01) :3-7
[4]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 [J].
王颖 ;
张金磊 ;
张宝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4) :67-75
[5]   “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 [J].
邓宏钟 ;
李孟军 ;
迟妍 ;
谭思昱 .
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9) :212-213+215
[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 [J].
李凑 ;
刘赣洪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03) :88-89
[7]   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J].
杨改学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6) :138-140
[8]   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 [J].
赵国栋 ;
姜中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7 (03) :123-134+191
[9]  
An interactive online course: A collaborative design model[J] . Mahnaz Moallem.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