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与咸水泉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21
作者:
施洋
[1
,2
]
包建平
[1
,2
]
朱翠山
[1
,2
]
詹兆文
[1
,2
]
袁莉
[1
,2
]
徐文
[1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2]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七个泉油田;
咸水泉油田;
原油;
生物标志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取自七个泉油田和咸水泉油田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对比,发现七个泉油田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比较完整且丰度较高,而咸水泉油田原油中正构烷烃因轻微生物降解而被部分消耗,导致咸水泉油田原油的Pr/nC17值和Ph/nC18值明显高于七个泉油田原油。2个油田原油均呈现较强烈的植烷优势,七个泉油田原油的姥/植比更低,表明它们都来源于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在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上,七个泉油田原油甾烷的C27/C29>1,而咸水泉油田原油甾烷的C27/C29值均为0.8,意味着七个泉油田原油中浮游植物贡献高于咸水泉油田。咸水泉油田原油的C29甾烷ααα20S/(ααα20S+ααα20R)值和重排补身烷含量高于七个泉油田原油,暗示咸水泉油田原油成熟度比七个泉油田原油成熟度高。2个油田的长链藿烷序列均比较完整,伽马蜡烷含量也较高,对比长链藿烷和伽马蜡烷的丰度发现咸水泉油田原油的长链藿烷和伽马蜡烷丰度都比七个泉油田原油低,说明咸水泉油田原油形成的环境的盐度和还原性比七个泉油田原油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