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就业增长的空间集散趋势分析

被引:8
作者
沙勇 [1 ]
郭洁 [2 ]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就业; 集聚; 扩散;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的高级空间形态,就业空间分布正是刻画区域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变量。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首次利用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研究就业增长的空间集散特征。根据核密度分析结果确定都市圈内的京津石为一级就业中心,唐保沧张为二级就业中心,秦承廊为三级就业中心。京津冀就业的整体空间集散特征为仍在进一步集聚,且集聚特征稳定。空间统计表明:2004年和2008年京津冀都市区的重心均分布在廊坊境内,移动方向为东北向。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和廊坊所在的区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区,呈"东北—西南"分布模式。对比两年变化得出就业核心区范围在减小,密度在加大。分产业和行业来看,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就业分布最为均衡,第三产业分布最为集中,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仍在进一步集中,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24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The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large urban areas [J].
McMillen, DP ;
Smith, SC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 (03) :321-338
[12]  
The determinants of growth of employment subcenters[J] . Genevieve Giuliano,Kenneth A. Small.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1999 (3)
[13]   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64-6670
[14]   1990年代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变化的空间格局和国际对比 [J].
朱宇 .
经济地理, 2004, (06) :806-811
[15]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J].
吴学花 ;
杨蕙馨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36-43
[16]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3, (06) :903-916
[17]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densities: Structure and change. Small K A,Song 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