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

被引:17
作者
傅鼎 [1 ]
宋世杰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承载力; 主体功能区; 青岛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5-2008年青岛市主要辖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而言,平度市处于富余状态;莱西市处于临界状态;胶州市、即墨市、胶南市处于超载状态;青岛市市区则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市区。②青岛市各辖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其中市区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能力最大。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市区>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③青岛市各主要辖区综合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且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承载力序列(由大到小):市区>平度市>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岛市2005-2008期间主要辖区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区划,结果显示青岛市所辖6市区均属于优化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与优化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榆林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宋世杰 ;
赵晓光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 (01) :59-60
[3]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角度探讨延安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J].
郝俊卿 ;
王雁林 ;
樊根耀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2) :18-22
[4]   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J].
王宗明 ;
张柏 ;
何艳芬 ;
宋开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5-10
[5]   江苏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J].
何敏 ;
刘友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3) :84-88
[6]   山东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J].
刘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 (04) :4-7
[7]   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J].
黄宁生 ;
匡耀求 .
经济地理, 2000, (02) :52-56
[8]   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 [J].
陈传美 ;
郑垂勇 ;
马彩霞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