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结构因素解析

被引:68
作者
田华征 [1 ,2 ]
马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强度; 部门结构; CKC关系; LMDI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0202 ;
摘要
以1986-2016年为研究时段,将41个工业部门归类为16个部门,在运用CKC模型分析各部门产值与其CO2排放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以碳排放部门结构、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费强度以及产值部门结构为因素的工业碳排放强度kaya分解模型,运用LMDI法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研究发现:工业不同部门产值与其CO2排放量的关系不同。只有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呈现倒U型关系,机械交通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呈现倒N型关系,其余部门都呈现线性递增或单调递增关系。从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因素看,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工业、医药工业、机械交通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性CO2减排效应显著。其他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服饰业和化纤及橡塑工业等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行业的结构性CO2减排效应显著,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在产值与CO2排放量的同步递增关系以及结构增长的共同作用下,CO2减排效应不明显,需要在能源结构调整和利用效率提升方面密切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5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 [J].
董言 ;
许健 ;
李粼粹 .
中国集体经济, 2018, (35) :11-12
[2]   中部四省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 [J].
彭智敏 ;
向念 .
当代经济, 2018, (21) :61-63
[3]   中国省域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机理时空演变分析 [J].
崔盼盼 ;
张艳平 ;
张丽君 ;
孙莹莹 ;
郑智成 ;
王伟 ;
徐晓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5) :879-892
[4]   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J].
李强 ;
左静娴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 (01) :77-84
[5]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碳转移的时空耦合效应 [J].
马丽 ;
张琳 .
资源科学, 2017, 39 (12) :2408-2419
[6]   基于夜间灯光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J].
赵金彩 ;
钟章奇 ;
卢鹤立 ;
吴乐英 ;
陈玉龙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12) :2100-2114
[7]   中国碳排放强度两阶段分解 [J].
董锋 ;
代远菊 ;
特日格勒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20) :261-266
[8]   出口对中国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测度(英文) [J].
唐志鹏 ;
刘卫东 ;
公丕萍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11) :1328-1342
[9]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Tapio脱钩模型、面板数据的滞后期工具变量法的研究 [J].
齐绍洲 ;
林屾 ;
王班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5) :59-66
[10]   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 [J].
徐成龙 ;
任建兰 ;
巩灿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