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赵金彩 [1 ]
钟章奇 [2 ]
卢鹤立 [3 ]
吴乐英 [4 ]
陈玉龙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城市居民碳排放; 夜间灯光;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居民直接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对区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受统计数据缺乏与研究方法的限制,当前的研究不仅较少探讨精细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同时也缺乏在县级尺度上对人均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鉴于此,论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通过引入夜间灯光数据,利用增强型饱和校正模型估算了网格尺度上的城市居民碳排放,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的碳排放总体空间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郑州市市辖区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总量位于首位,而邢台县、辉县市和襄垣县的人均碳排放较高。此外,就其影响因素来看,人均GDP、碳排放强度、第二产业比重和HDD(Heating Degree Days,热度日)均表现为正效应,城镇化率为负效应,而CDD(Cooling Degree Days,冷度日)的系数有正有负。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中原经济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碳排放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00 / 2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刘莉娜 ;
曲建升 ;
黄雨生 ;
王莉 ;
曾静静 ;
边悦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8) :1364-1377
[2]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碳排放动态特征分析 [J].
杜威 ;
樊胜岳 .
生态经济, 2016, 32 (05) :48-52+101
[3]   中国省域城镇居民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J].
刘晔 ;
刘丹 ;
张林秀 .
地理科学, 2016, 36 (05) :691-696
[4]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万文玉 ;
赵雪雁 ;
王伟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45-3455
[5]   基于EVI指数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 [J].
卓莉 ;
张晓帆 ;
郑璟 ;
陶海燕 ;
郭宇伯 .
地理学报, 2015, 70 (08) :1339-1350
[6]   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J].
赵荣钦 ;
张帅 ;
黄贤金 ;
秦耀辰 ;
刘英 ;
丁明磊 ;
焦士兴 .
地理学报, 2014, 69 (10) :1425-1437
[7]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省区碳足迹的空间分异及多机制研究(英文) [J].
王少剑 ;
方创琳 ;
马海涛 ;
王洋 ;
秦静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4) :612-630
[8]   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 [J].
李亚婷 ;
潘少奇 ;
苗长虹 .
地理研究, 2014, 33 (07) :1239-1250
[9]   城市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与跨城市差异分析 [J].
李治 ;
李培 ;
郭菊娥 ;
曾先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0) :87-94
[10]   中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J].
张艳 ;
陈太政 ;
秦耀辰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 (02) :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