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17
作者
刘宏升
朱泓
刘晓华
王正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工程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计划;
D O I
10.16791/j.cnki.sjg.2013.09.008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联合教育为主要模式,以改造能源动力领域的传统产业和培育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新兴产业为专业背景,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与中广核集团、沈鼓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的良好基础,从运行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本科教学体系等方面,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研究与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程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34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 [J].
薛传会 .
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06) :24-29
[2]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J].
吴绍芬 .
高校教育管理 , 2012, (06) :16-19+29
[3]   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 [J].
陈亚珠 ;
唐炬 ;
肖登明 .
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05) :1-5
[4]   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J].
菅利荣 .
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05) :6-11+32
[5]   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 [J].
唐阳 .
中国高校科技, 2012, (07) :14-16
[6]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 [J].
吴绍芬 .
现代大学教育, 2011, (06) :100-104
[7]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J].
刘晓华 ;
刘宏升 ;
王正 ;
沈胜强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10) :99-102
[8]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 [J].
张力 .
教育研究, 2011, 32 (07) :18-21
[9]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汪雪琴 ;
何苏勤 ;
张贝克 ;
朱群雄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10) :202-204
[10]   基于界面管理视角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机理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研究院为例 [J].
徐雨森 ;
蒋杰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04)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