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犹2009、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毒源地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悦
张孝羲
翟保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白背飞虱; 迁飞轨迹; 毒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灯下诱虫情况调查、毒源地分析、轨迹模拟、ArcGIS技术以及天气学背景分析,阐释了2009、2010年江西省上犹县发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供毒源地情况,以及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携毒的传递路径。结果显示:(1)通过对白背飞虱迁入上犹的虫源地与经鉴定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区域的叠加分析,明确了传入上犹的毒源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境内。(2)西南低空急流及偏南气流是白背飞虱将我国南方的病毒远距离传送到上犹县境内的动力源。(3)白背飞虱随下沉气流和降雨在上犹境内的集中降落是SRBSDV在当地暴发的触发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21 / 13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浙江武义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毒源地分析 [J].
赵悦 ;
吴璀献 ;
朱旭东 ;
蒋学辉 ;
张孝羲 ;
翟保平 .
昆虫学报, 2011, 54 (08) :949-959
[2]   2010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J].
孔期 .
气象, 2010, 36 (09) :120-125
[3]   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危害趋势分析 [J].
周国辉 ;
张曙光 ;
邹寿发 ;
许兆伟 ;
周志强 .
植物保护, 2010, (02) :144-146
[4]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J].
周国辉 ;
温锦君 ;
蔡德江 ;
李鹏 ;
许东林 ;
张曙光 .
科学通报, 2008, (20) :2500-2508
[5]   昆虫行为研究中日长的计算 [J].
翟保平 .
昆虫知识, 2004, (02) :178-184
[6]   利用850hPa气流资料分析稻飞虱迁飞路径 [J].
封传红 ;
翟保平 ;
陈庆华 ;
汤金仪 .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03) :33-37
[7]   我国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与稻飞虱北迁 [J].
封传红 ;
翟保平 ;
张孝羲 ;
汤金仪 .
生态学报, 2002, (04) :559-565
[8]  
迁飞过程中昆虫的行为:对风温场的适应与选择[J]. 翟保平,张孝羲.生态学报. 1993(04)
[9]   对我国白背飞虱的区划意见 [J].
胡国文 ;
谢明霞 ;
汪毓才 .
昆虫学报, 1988, (01) :42-49
[10]   褐飞虱的飞翔能力 [J].
陈若篪 ;
吴家荣 ;
祝树德 ;
张建新 .
昆虫学报, 1984, (02)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