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秦南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13
作者
石文龙
李慧勇
茆利
杨海风
陈丽祥
于海波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渤海海域; 秦南凹陷; 油气地质特征; 油气富集;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秦南凹陷是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最低的凹陷之一,前期勘探成果不理想,凹陷的生烃能力一直受到质疑。通过对秦南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秦南凹陷内小型次洼已具备较大的生排烃能力,凹陷中心的东洼和中洼烃源岩分布范围更广、体积更大、埋藏更深,应具有更大的生排烃能力;凹陷的结构类型控制油气优势运移方向;稳定分布的东二下段泥岩沉积控制了油气富集层位;长期活动断层的发育位置及程度控制了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区域与富集程度;主要发育了自生自储、早生晚储、下生上储近源成藏3种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石臼坨凸起北侧斜坡区、秦南凸起东侧斜坡区以及秦南Ⅰ、Ⅱ号断裂附近为有利勘探区域,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石臼坨凸起南斜坡区古近系成藏规律[J]. 石文龙,魏刚,鲁凤婷,祝春荣.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2 (06)
[2]   中国近海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古生态标志 [J].
黄正吉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5) :10-16+26+81
[3]   渤海南部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孙和风 ;
张蕾 ;
黄传超 ;
张新涛 ;
曾萱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4) :29-35+6
[4]   渤海428构造围斜坡区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潜力分析 [J].
石文龙 ;
赖维成 ;
魏刚 ;
郭涛 ;
王军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2) :22-26+88
[5]   黄河口凹陷浅层油气成藏模式的新认识及勘探效果——来自BZ28-2S油田勘探历程的启示 [J].
邓运华 ;
王应斌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1) :25-29+6
[6]   秦南凹陷秦皇岛29-2油气田原油来源及其勘探意义 [J].
杨海风 ;
魏刚 ;
王德英 ;
余宏忠 ;
李颖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28-31+112
[7]   渤海地区新构造格局 [J].
徐杰 ;
周本刚 ;
计凤桔 ;
高祥林 ;
吕悦军 ;
王明明 ;
陈国光 .
石油学报, 2011, 32 (03) :442-449
[8]   秦南凹陷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庄新兵 ;
邹华耀 ;
李楠 ;
杨元元 ;
孙和风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2) :146-149
[9]   轮古东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王福焕 ;
王振宇 ;
张云峰 ;
陈景山 ;
何江 .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 (01) :15-20+2
[10]   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结构与构造单元划分 [J].
周心怀 ;
余一欣 ;
汤良杰 ;
吕丁友 ;
王应斌 .
中国海上油气, 2010, (05) :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