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效应及评价

被引:12
作者
周涛 [1 ,2 ]
戴全厚 [3 ]
吴秀芹 [1 ,2 ]
董亚辉 [3 ]
邓伊晗 [3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
[3] 不详
[4] 教育部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5] 贵州大学林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喀斯特; 退耕还林; 柳杉林; 土壤养分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养分是植被恢复生长的物质基础,文章以六盘水钟山区老鹰山镇不同年限退耕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地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演变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与退耕时间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坡耕地退耕还林后,退耕坡耕地土壤养分指数较对照中度石漠化参照地高出6~14倍,土壤养分与中度石漠化对照地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退耕还林年限的递增总体呈增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西北干旱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
    丁文广
    魏银丽
    牛贺文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1) : 2568 - 2573
  • [2] 青海大通脑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地土壤质量演变的初步研究
    乔文光
    霍改兰
    张伟华
    武永智
    [J]. 青海环境, 2008, (02) : 49 - 52+61
  • [3] 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林谷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广西环江县大才村为例
    郑华
    苏以荣
    何寻阳
    黄道友
    吴金水
    [J]. 中国岩溶, 2008, (02) : 177 - 181
  • [4] 喀斯特山区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的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贺祥
    熊康宁
    陈洪云
    胡顺光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 58 - 64
  • [5]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
    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 65 - 68+71
  • [6]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木生长量及土壤养分的变化
    张彦仁
    荀素娟
    韩恩贤
    韩刚
    [J]. 陕西林业科技, 2007, (04) : 15 - 17
  • [7] 四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研究
    徐艳梅
    张健
    梁剑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 294 - 299+305
  • [8]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国雄
    李得庆
    贾俊姝
    胡文忠
    刘国强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5) : 104 - 107
  • [9] 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土壤质量演变评价
    郑佳丽
    高国雄
    吕粉桃
    史常青
    康祎
    雷晓水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1) : 6 - 10
  • [10]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能力的影响
    龙健
    邓启琼
    江新荣
    李阳兵
    姚斌
    [J]. 生态学报, 2005, (12) : 3188 - 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