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测量工具修订与理论建构

被引:6
作者
于广涛 [1 ]
富萍萍 [2 ]
曲庆 [3 ]
刘军 [4 ]
孙聪 [5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2] 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5]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价值观; 整合性价值观; 适应性价值观; 义利观; 群己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为建构适于实证研究和社会调查的中国人价值观测量工具,本文通过两个子研究对之前开发的工具进行简化、修订和检验。新工具包含28个项目,分为7种价值取向:社会和谐(谐)、仁爱有信(仁)、公平公正(公)、家庭美满(家)、身心愉悦(悦)、显达有为(达)、开拓创新(新)。基于调查数据反映的关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命题,本文建构了有三个层级的中国人价值观系统。首先是价值属性的二分:整合性价值观(义)和适应性价值观(利);其次是价值呈现范围的二分:属己/属群整合、属己/属群适应;最后是7种具体的价值取向。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嵌入性的工具和理论为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结构 儒释道互补互融 [J].
张广保 .
中国宗教, 2015, (01) :22-25
[2]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J]. 金盛华,郑建君,辛志勇.心理学报. 2009(10)
[4]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J].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148-159+207
[5]  
阴阳调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结构[J]. 于广涛,富萍萍,刘军,曲庆.南大商学评论. 2007(04)
[6]   报的运作方位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83-98+244
[7]   大学生的价值观概念与价值观结构 [J].
辛志勇 ;
金盛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2) :85-92
[8]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fMRI研究 [J].
张力 ;
周天罡 ;
张剑 ;
刘祖祥 ;
范津 ;
朱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5, (05) :91-97
[9]   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 [J].
文萍 ;
李红 ;
马宽斌 .
社会科学家, 2005, (02) :65-70
[10]   中国传统义利文化研究 [J].
曹德本 ;
方妍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