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玉米不同耐密植品种茎秆穿刺强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74
作者:
勾玲
[1
,2
]
黄建军
[2
]
孙锐
[1
]
丁在松
[1
]
董志强
[1
]
赵明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作物;
应力分析;
茎秆;
玉米;
穿刺强度;
抗倒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耐密抗倒性不同的品种(稀植大穗品种JK518和JK519、耐密抗倒品种XY335和CS1;中等耐密品种ND108)为材料,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玉米茎秆的穿刺强度(RPS)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群体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随生育期递进而增强,不同耐密性品种间随种植密度变化有较大差异。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随群体密度增加呈线性递减。茎秆节间RPS随着节位的上升而呈二次函数递减;不同耐密性品种间RPS以抽雄-吐丝期差异明显,以穗位以下节间,尤其第3~6节间表现差异较大。玉米抽雄前茎壁增厚早、茎皮较厚,则RPS高;吐丝期茎秆基部节间充实良好、穗位以下节间较短的群体,有利于提高品种茎秆抗倒伏能力。因此,以玉米抽雄前7d至吐丝期、基部第3~6节间作为茎秆抗倒鉴定的关键时期和敏感部位,能够客观评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效提高抗倒品种筛选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