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

被引:33
作者
秦建中 [1 ,2 ]
申宝剑 [1 ,2 ]
腾格尔 [1 ,2 ]
郑伦举 [1 ,2 ]
陶国亮 [1 ,2 ]
付小东 [1 ,2 ]
张玲珑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排油效率; 生排油气模式; 动态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层孔隙异常压力热模拟实验分别对硅质型、钙质型与粘土型优质烃源岩进行分析,生排油气模拟结果表明:(1)成熟早中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量与排油效率最高,早期主要以重质油排出为主,排油效率高达50%左右;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次之,排烃效率一般在30%左右;粘土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一般只有4%~11%。(2)在成熟中晚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最高,但是钙质型烃源岩增加迅速达65%,粘土型烃源岩增加不明显。(3)成熟晚期—高成熟阶段,硅质型和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变化不明显,而粘土型烃源岩排油效率则从20%迅速增加到90%。硅质型、钙质型和粘土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它们在成熟早中期排油效率和排油量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湖相烃源岩生排烃机制及生排烃效率差异性——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 [J].
蔡希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329-334+345
[2]   开放体系下平凉组页岩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J].
江林香 ;
王庆涛 ;
卢鸿 ;
刘金钟 ;
彭平安 .
地球化学, 2012, 41 (02) :139-146
[3]   松南地区断陷层烃源岩生烃能力及主控因素分析 [J].
吴亚生 ;
钟大康 ;
邱楠生 ;
黄桂雄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1) :39-43
[4]   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J].
陈洁 ;
鹿坤 ;
冯英 ;
苑克红 ;
王德波 ;
崔红 ;
张文洁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1) :35-38
[5]   烃源岩有限空间油气生排模拟及其意义 [J].
李志明 ;
郑伦举 ;
马中良 ;
徐二社 ;
余晓露 ;
靳广兴 ;
慕小水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5) :447-451+459
[6]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 [J].
辛艳朋 ;
邱楠生 ;
秦建中 ;
郑伦举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 33 (03) :261-267
[7]  
Geobiologic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marine carbonate source rocks of hydrocarbon[J]. Tenger.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1(08)
[8]   辽东湾地区深层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 [J].
马行陟 ;
庞雄奇 ;
孟庆洋 ;
姜福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251-258
[9]   中国海相烃源岩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J].
腾格尔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1) :20-25+108
[10]   中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超显微有机岩石学与生排烃潜力 [J].
秦建中 ;
申宝剑 ;
付小东 ;
陶国亮 ;
腾格尔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82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