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苏现波 [1 ]
吴昱 [2 ]
夏大平 [1 ]
陈鑫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低煤阶煤; 生物甲烷; 温度; 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温度是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物甲烷的生成量及其变化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河南义马低煤阶煤在不同温度(25℃、35℃、45℃、55℃、65℃)下进行了生物甲烷模拟生成实验,并通过对不同反应阶段生成气体的组分及体积分数的检测,探讨了温度对低煤阶煤之甲烷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5℃时,生物甲烷含量最大,而在45℃和55℃时,甲烷含量有所下降;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生成气体中甲烷体积分数逐渐增高(由11.4%增至65.71%),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则呈下降趋势(由30.59%降至15.37%)。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物气的生成演化模式 [J].
关德师 ;
戚厚发 ;
钱贻伯 ;
张辉 ;
张祥 ;
黄保家 .
石油学报, 1997, (03) :33-38
[2]   地质沉积物中残留有机质生化产甲烷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J].
钱贻伯 ;
连莉文 ;
尹小波 ;
邓宇 ;
张辉 ;
赵一章 .
中国沼气, 1996, (03) :14-17
[3]   生物气模拟试验的进展 [J].
李明宅 ;
张洪年 ;
刘华 ;
张辉 ;
邓宇 ;
连莉文 ;
尹小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117-122
[4]   生物化学作用阶段有机质演化 [J].
李明宅,张洪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32-36+110
[5]   甲烷菌发酵阶段划分 [J].
姜乃煌 ;
宋孚庆 ;
任冬苓 ;
王大锐 ;
戚厚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4) :39-43
[6]   甲烷菌的生存条件与生物气 [J].
关德师 .
天然气工业, 1990, (05) :13-19+9
[7]  
沼气发酵微生物学[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钱泽澍,闵航编著, 1986
[8]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气源岩和原油生物模拟实验研究 [J].
罗霞 ;
刘华 ;
王玉林 ;
李文涛 ;
邓宇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7, (04) :426-431
[9]   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沉积物生气量的模拟实验 [J].
龚建明 ;
曹志敏 ;
陈建文 ;
张敏 ;
李谨 ;
杨贵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2) :204-211
[10]   不同类型有机质生物产甲烷模拟实验研究 [J].
张英 ;
王晓波 ;
李谨 ;
李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6) :6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