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有机质生物产甲烷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英 [1 ,2 ,3 ]
王晓波 [2 ,3 ]
李谨 [2 ,3 ]
李剑 [2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藻类; 草本植物; 泥炭; 生物气; 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生物产甲烷能力和特征,选择了代表藻类、水生草本植物、陆生草本植物和泥炭的6个样品进行生物模拟实验研究。实验气体产物的分析结果揭示:不同类型有机质生物产甲烷潜力差异大,藻类和泥炭的产气能力相差可达百倍,藻类等优质有机质对生物气生成和成藏的贡献值得关注;不同类型的有机质生物转化率相差巨大,进行生物气源岩评价时应予以考虑;生物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受生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和母质碳同位素的双重控制,分布范围较宽,生物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明显偏重。建议鉴别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时,应结合甲烷碳同位素、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和天然气组分等数据进行多参数综合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实验室条件下厌氧降解原油及次生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J].
段传丽 ;
陈践发 ;
郭建军 ;
师生宝 ;
李程善 ;
聂国振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8, (03) :297-301
[2]  
Generation,accumulation,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biogenic gas. Rice D D,Claypool G 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1
[3]  
中国生物气成藏条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戚厚发等著, 1997
[4]   生物甲烷形成试验与生物气聚集的有利地质条件探讨 [J].
陈安定 ;
刘桂霞 ;
连莉文 ;
钱贻伯 ;
张辉 .
石油学报, 1991, (03) :7-16+158
[5]   生物气CO2还原途径中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及应用 [J].
李谨 ;
胡国艺 ;
张英 ;
杨贵芳 ;
崔会英 ;
曹宏明 ;
胡须龙 .
地学前缘, 2008, (05) :357-363
[6]   地质沉积物中残留有机质生化产甲烷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J].
钱贻伯 ;
连莉文 ;
尹小波 ;
邓宇 ;
张辉 ;
赵一章 .
中国沼气, 1996, (03) :14-17
[7]   藻类的产甲烷及产烃潜力实验 [J].
邓宇 ;
钱贻伯 ;
林世平 ;
胡国权 ;
莲莉文 ;
林毓安 ;
朱辉 .
中国沼气, 2000, (04) :24-26
[8]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Z1) :1-40
[9]   生物气模拟试验的进展 [J].
李明宅 ;
张洪年 ;
刘华 ;
张辉 ;
邓宇 ;
连莉文 ;
尹小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117-122
[10]   热演化过程中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J].
熊永强 ;
张海祖 ;
耿安松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5) :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