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损失气量计算的全脱分析法

被引:7
作者
李忠城 [1 ]
唐书恒 [2 ]
吴敏杰 [2 ]
郭东鑫 [2 ]
陈江 [2 ]
吕建伟 [2 ]
机构
[1]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气测录井; 随钻全烃; 全脱全烃; 损失气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目前煤层气损失气量无法计算煤层的溶解气和游离气含量问题,根据烃类气体进入钻井液的方式和分布状态理论,基于气测录井资料,提出了计算煤层气损失气量的新方法——全脱分析法。通过沁水盆地枣园区块3号煤层的实际应用,发现该方法计算的损失气量明显高于常规煤心样品的回归结果,前者一般为后者的1.5-4.5倍。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煤层气损失气量计算中忽视的溶解气和游离气问题,而且还能消除损失时间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按不同部位计算煤层气损失气量。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煤级、各种结构的煤岩,数据易采集,计算过程简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欠平衡钻井条件下气体采集与解释评价 [J].
许小琼 ;
刘嗥 .
录井工程, 2007, (03) :26-28+33+76
[2]   煤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及定量预测 [J].
连承波 ;
赵永军 ;
李汉林 ;
渠芳 ;
马士坤 ;
蔡福龙 ;
张军涛 .
煤炭学报, 2005, (06) :726-729
[3]   钻井液条件下煤芯煤层气解吸扩散行为及其影响 [J].
杨兆彪 ;
秦勇 ;
王兆丰 ;
吴财芳 ;
王国玲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5) :624-628
[4]   钻井液体系及黏度对气测录井的影响 [J].
柳成志 ;
许承武 ;
张曙光 ;
秦秋寒 ;
赵洪权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20-21+31
[5]   基于气测资料的储层含油气性灰色关联识别 [J].
连承波 ;
钟建华 ;
李汉林 ;
蔡福龙 ;
张军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6) :68-70+209
[6]   温度变化对煤层气解吸效果的影响 [J].
曾社教 ;
马东民 ;
王鹏刚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4) :449-453
[7]  
Evolution of methane sorptioncapacity of coal seams as a function of burial history—a case study from the Campine Basin, NEBelgium. Hildenbrand, A,Krooss, B.M,Busch, A,Gaschnitz, 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6
[8]  
油气水层定量评价录井新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郎东升,岳兴举等编著, 2004
[9]   对煤的最大含气量问题的讨论 [J].
王保玉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8 (04) :674-679
[10]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J].
王勃 ;
巢海燕 ;
郑贵强 ;
李景明 ;
郭志斌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96-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