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勃 [1 ]
巢海燕 [1 ]
郑贵强 [1 ]
李景明 [1 ]
郭志斌 [2 ]
王红岩 [1 ]
刘洪林 [1 ]
李贵中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关键词
煤阶; 煤层气藏; 储层物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等典型的含气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了构造控气和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含气量高,CH4百分含量高,δ13C1值大于-38.75‰,储层渗透率变化小,储层改造难,构造热事件对煤层气的生成、富集贡献大,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含气量低,CH4百分含量低,δ13C1值大于-49.11‰,储层渗透率变化大,储层易改造,煤热演化史及煤阶影响着煤层气的生成、富集,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活跃的水动力是甲烷生成的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但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小,而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则是低煤阶煤层气生成的重要条件,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96 / 14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煤层气地质.[M].张建博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000,
[2]  
中国煤层气资源.[M].叶建平等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  
中国煤变质作用.[M].杨起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4]   煤层气成藏地层水化学特征研究 [J].
王勃 ;
李谨 ;
张敏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5) :66-68+166
[5]   低煤阶煤层气藏水文地质条件的物理模拟 [J].
王勃 ;
姜波 ;
王红岩 ;
陈振宏 ;
刘洪林 ;
李贵中 .
煤炭学报, 2007, (03) :258-260
[6]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J].
李景明 ;
王勃 ;
王红岩 ;
刘飞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37-39+163
[7]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姜波 ;
秦勇 ;
琚宜文 ;
王继尧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64-569
[8]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韦重韬 .
地质论评, 2004, (05) :507-513
[9]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J].
胡国艺 ;
关辉 ;
蒋登文 ;
杜平 ;
李志生 .
中国地质, 2004, (02) :213-217
[10]   地层水含盐度对生物气运聚成藏的作用 [J].
李本亮 ;
王明明 ;
冉启贵 ;
彭秀丽 ;
张道伟 ;
王金鹏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16-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