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辨析

被引:102
作者
傅建明
机构
[1] 浙江师大教育学院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学校; 定义; 课程内容; 显性课程;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00.08.013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J].
郑金洲 .
外国教育动态, 1989, (01) :46-50+26
[2]   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 [J].
唐晓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 (02) :43-55
[3]   课程设置的两大类理论 [J].
丹尼斯·劳顿 ;
吴棠 .
外国教育资料, 1982, (04) :20-23
[4]  
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 班华.教育研究. 1989 (12)
[5]  
“教育学视界”辨析[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桂生著, 1997
[6]  
课程理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施良方著, 1996
[7]  
潜在课程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靳玉乐著, 1996
[8]  
宗教与文化[M]. 人民出版社 , 卓新平编著, 1988
[9]  
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多 洛(Dollot,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