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乡土: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85
作者
王艳玲 [1 ]
陈向明 [2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性与乡土性; 回归乡土; 乡土情怀;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9.20.006
中图分类号
G525.1 [教师状况];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近二十年来,伴随现代性的快速推进,我国乡村教师职业的乡土性日渐迷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遭遇多重危机。本文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强化专业取向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保留其乡土性。为此,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性,即应把乡土情怀作为乡村教师最典型的专业特质,选拔和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这些教师应热爱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能够开展文化适切的教育,并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对乡土情怀的重视,强调对优秀乡村教师的关注,重视对本土经验的弘扬,强调对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及关注乡村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城乡中国.[M].赵旭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  
乡土中国.[M].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1-17482-1
[3]  
支配社会学.[M].(德) 韦伯 (Weber;M.)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刘铁芳;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5]  
韦伯学说.[M].顾忠华;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新生代优秀乡村教师主动入职动因与启示——基于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的质性研究 [J].
李斌辉 ;
李诗慧 .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 (20) :25-33
[8]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 [J].
付卫东 ;
范先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57 (01) :163-173
[9]   本土化: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调查 [J].
钟海青 ;
江玲丽 .
民族教育研究, 2017, 28 (06) :5-11
[10]   特岗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云南省的调查 [J].
王艳玲 ;
苏萍 ;
苟顺明 .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29 (05)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