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万春
王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株高; 遗传;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对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采用世代均值分析方法,对4个冬小麦杂交组合(均包括P1、P2、F1、F2、BC1和BC2 6个世代群体)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1个组合存在显著的上位效应外,株高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影响,并且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第1节(即穗下颈节)长和第2节长与株高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各节间长与其相领下一节长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构成因素对株高的贡献大小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穗长>第4节。根据株高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特点,文中还对小麦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核质杂种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J].
张彦芹 ;
张美荣 ;
双志福 ;
乔燕香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4) :10-12
[2]   不同种植方式下小麦株高构成因素的相关研究 [J].
杨兆生,阎素红,王俊娟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9, (04) :19-22
[3]   小麦几个数量性状不同生长时期的基因效应分析 [J].
白云凤 ;
唐朝晖 ;
李希陵 ;
任荫汉 ;
李关健 .
华北农学报, 1997, (03) :12-13+15-17
[4]   小麦收获指数和其它几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张利华 ;
许梅芬 .
核农学报, 1997, (03) :9-14
[5]   小麦抗逆育种几个抗旱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 [J].
张荣芝,刘桂茹,卢建祥,谷俊涛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6-11
[6]   小麦主要抗旱性状及杂交类型的遗传研究 [J].
王娟玲,乔蕊清,谢福来,王丽萍,阎淑萍 .
华北农学报, 1996, (01) :66-69
[7]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J].
赵万春,陈光斗 .
陕西农业科学, 1995, (05) :1-3
[8]   小麦农艺性状遗传模型,选择适宜世代和分离极限估计 [J].
张存良 ;
杨振花 ;
殷毓芬 .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1, (02) :9-17
[9]   小麦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胡延吉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17-24+30
[10]   小麦杂种优势及遗传力的研究 [J].
蔡世英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4) :59-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