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开垦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与评价

被引:37
作者
陈超 [1 ,2 ]
杨丰 [1 ]
刘洪来 [1 ]
姚红艳 [1 ]
宋高翔 [1 ]
机构
[1]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生态系统; 喀斯特地区; 次生草地; 微量元素密度;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为探明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方式转换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以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草地开垦对土壤微量元素(铜、锰、铁、钼、硼、锌)的影响,并探索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区域土壤微量元素丰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上呈表面富集现象,其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铁、硼和钼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为4.97%~79.17%,而土壤有效锌含量则增加,增幅为11.76%~46.06%;开垦导致土壤有效锰含量在剖面上的下降速率加快。建立了研究区6种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土壤微量元素密度为参数,以参数值的不同范围界定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消除了微量元素空间异质性对判定结果的影响。根据该评价指标,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处于极高水平,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铜、钼、硼的丰度下降,而有效锌的丰度上升;结合微量元素有效性评价指数,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硼处于低水平,不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土壤微量元素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2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周伟 ;
朱西存 ;
王介勇 ;
秦元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15-220
[22]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土壤-植物间微量元素锰的时空动态 [J].
周晓梅 ;
郭继勋 ;
李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5) :36-38
[23]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J].
吴彩霞 ;
傅华 ;
裴世芳 ;
秦燕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137-144
[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贵州岩溶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J].
贾亚男 ;
袁道先 .
土壤通报, 2007, (06) :1174-1177
[25]   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 [J].
陈桂芬 ;
黄玉溢 ;
刘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6) :653-656
[26]   重庆市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J].
李晓宁 ;
高明 ;
慈恩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3) :25-28
[27]   贵州省近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谭秋 ;
李阳兵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7, (01) :57-63
[28]   贵州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人工草地围栏分区轮牧技术 [J].
罗京焰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03) :60-62
[29]   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 [J].
张冬青 ;
林昌虎 ;
何腾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1) :220-223
[30]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张永娥 ;
王瑞良 ;
靳绍菊 .
土壤肥料, 2005, (05)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