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远程电子取证制度之重塑

被引:41
作者
梁坤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关键词
跨境; 远程取证; 电子数据; 国家主权; 网络犯罪公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网络时代,电子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储于境外,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均给侦查取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一些年间,中国采取了赋予侦查机关以远程勘验、技术侦查等权力的单边路线来收集境外电子数据,然而这种程序法制度不仅与《网络犯罪公约》及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而且也与我国外交部门的立场及既有的刑事司法协助机制不符。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及网络环境下的权利保护和侦查权控制理念,有必要严格限制我国侦查机关采取单边路径跨境远程电子取证的权力。具体而言,可以在跨境远程电子取证的侦查程序规范中继续授权网络在线提取措施,专门设计经同意的远程勘验和搜查制度,并将采用技术手段非经同意的搜查纳入技术侦查措施并严格限制运用。在此基础上,有必要简化刑事司法协助机制抑或通过跨境数据披露的方式来回应实践取证需求,以此作为限制跨境远程电子取证的替代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美国《澄清合法使用境外数据法》背景阐释 [J].
梁坤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 26 (05) :152-171+176
[2]   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取证:挑战及对策附视频 [J].
许兰川 ;
卢建明 ;
王新宇 ;
许桃 .
刑事技术, 2017, (02) :151-156
[3]   网络空间国际法体系的新发展 [J].
徐峰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 (01) :74-79
[4]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 [J].
万春 ;
王建平 ;
吴孟栓 ;
高翼飞 .
人民检察, 2017, (01) :49-59
[5]   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机制的困境与前景——以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为视角 [J].
胡健生 ;
黄志雄 .
国际法研究, 2016, (06) :21-34
[6]   域外取得的刑事证据之可采性 [J].
冯俊伟 .
中国法学, 2015, (04) :247-265
[7]   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 [J].
陈永生 .
现代法学, 2014, 36 (05) :111-127
[8]   《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J].
喻海松 .
人民司法, 2014, (17) :17-22
[9]   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中的国际合作 [J].
唐纳德·K·皮雷格夫 ;
卢建平 ;
王君祥 ;
杨易龙 .
法学家, 2003, (05) :60-69